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活动> 基层亲历 > 正文

走基层感言:从挑幡看非遗保护

www.fjsen.com?2012-02-06 15:59? 刘辉?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林熙/制图

东南网-福建日报2月3日报道(福建日报驻南平记者 刘辉)

知道挑幡,源于几年前电视节目的介绍;与建瓯挑幡的“亲密接触”,则是得益于新春走基层的一次采访。

十几根10米高,一二十公斤重的竹竿,表演者或头顶,或肩挑脚踢,或鼻托牙咬,舞动激烈时,幡顶虎虎生风,与腰间的呼啦圈表演相得益彰。若不是现场观看,那种竿旋旗飘、幡幅呼啸的气势难以感受;若不是试着掂量,舞动竹幡所需的力道与技巧难以想象。

挑幡是建瓯的名片,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的名声越来越大,今年1月获得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艺术表演奖(民间绝技绝艺),可为注脚。

涉及非遗,习惯性的思考就是其保护与传承现状怎样,发扬光大有何困难。毕竟,就全国范围而言,真正能保护好发展好的非遗项目少之又少。建瓯挑幡又如何?

从政府层面看,近年来,建瓯不断加大民间技艺的传承、挖掘、提高等工作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将挑幡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此外,每逢重大活动或庆典时,几乎必请挑幡队表演,相应给予出场费,也算一种扶持。

从传承人角度看,如今在建瓯,有3支主要挑幡表演队,会挑幡技艺的有200多人,骨干近百人,且形成了“老中青少”的梯队。建瓯芝山中心小学成立挑幡艺术队,常年有30多个学生学习挑幡。记者在表演现场就遇到回家过年曾学过挑幡的大学生吴涛,“在外读书,好长时间都没练习挑幡了,今年回家,倍感亲切,着实又让我过了一把挑幡瘾”。

从技艺发展看,如今的挑幡从过去只有几个简单动作,增加到几十种;从以前表演者只玩几下幡就倒了,到如今可以连续表演一段时间,而且在集体表演时,可以一人一根幡,而不是一人表演要好几人护幡,大大增加了观赏性。

以此观之,挑幡的传承发展还是比较乐观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要有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立法保护四种方式。除去立法保护,其他三种有其内在逻辑:非遗的不可再生性和脆弱性,决定了抢救性保护放在第一位;非遗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决定了要尽可能运用生产性保护(合理的生产、开发)等积极保护的方式;非遗和其生存的自然、文化生态紧密相连,决定了应形成立体、系统、整体的保护环境。

对于非遗保护,人们总希望通过市场化路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但不得不承认的是,非遗有其多样性,保护不能千篇一律,有些可以市场运作转化为产品,如凉茶、剪纸、年画等,有些只能在温室里培养。而且市场化亦是双刃剑,过度追逐利益很可能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粗制滥造和假冒伪劣横行的后果。

非遗保护不应等同于普通的经济项目,也不同于一般的文化项目。保护非遗,首先要确保不失传,其次,政府、传承人与开发商等利益攸关方应为非遗担负特殊责任,使得非遗的利用、开发与保护能够良性互动,增强造血功能,延续艺术活力。

  • 责任编辑:黄丽红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