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活动> 基层亲历 > 正文

走基层感言:有爱,永不孤独

www.fjsen.com?2012-01-09 08:05? 陈尹荔?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福建日报1月9日报道(记者 陈尹荔 林熙/制图)

2011年12月30日,我如约参加了泉州市北斗星儿童发展中心的答谢会。这段缘分要从2009年说起……

2009年3月,因为一次采访,我第一次走进了这家为自闭症儿童提供专业康复训练的机构。置身孩子中间,看着双目无光、咿呀无语的他们,我心中泛起了丝丝恐惧,而接下来采访到的故事则更加让人揪心。一个3岁半自闭女孩的妈妈跟她奶奶说,如果孩子治不好,她就不要这个孩子了;还有一位自闭儿妈妈流着泪告诉我,有一天她带着孩子上街时,孩子居然撩起了一位路人的裙子,当她上前真诚道歉,路人竟然当街破口大骂:自闭症有什么了不起,你有本事就不要生这样的孩子!

自闭症也称孤独症。孤独、无助,也是那次采访留给我最深的印象。

面对自闭儿,许多父母选择了放弃他们,再生一个健康的宝宝。即使是坚持下来的家庭,也要面临每月1000元至2000元不等的看护费,而自闭儿由于天生的不健全,不但意识不到问题,反而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给家庭带来愈加繁重的负担。北斗星儿童发展中心校长陈美蓉正是深感作为自闭儿家长的不易,挺身而出,创立了泉州首家自闭儿培训机构。

两年多后,当我突然接到邀请参加答谢会时,我毅然决定去看一看。我想知道:两年后,那些孩子们还好吗?

赶到的时候,正逢北斗星儿童发展中心的学生郑可茵在准备电子琴演奏《小草》。校长陈美蓉忙着检查电子琴,老师忙着帮郑可茵准备上台的一切事项。当婉转流利的电子琴声响起在会议厅时,在场的100余名嘉宾自发击起了节拍,而站在我身边的一个自闭儿居然大声唱起了歌。要知道,自闭儿存在沟通障碍和认知障碍,缺乏融入环境的能力。只要一不坚持专门训练,一切训练成果都可能退回到零。能弹琴,能听着伴奏唱歌,这背后,老师和家长要付出多大的辛劳和努力,常人难以想象。在掌声涌起的瞬间,或许就有一位老师或者家长在某个角落潸然泪下。

答谢会上,自闭儿们还表演了独唱《三字经》、合唱《新年好》、集体腰鼓等。虽然表演不怎么成熟,但掌声无不热烈而持久。泉州信息学校、洛江消防大队、泉州少林寺等单位也都友情出演。资料显示,2009年以来,泉州市环卫处、泉港区关工委、LP爱心团队等单位19次送去温暖,2011年社会各界对北斗星捐款达到38.8万元。

在即将步出演出现场的刹那,我回首望了一眼,陈美蓉的自闭双胞胎儿子之一小威走过来亲了她一下,她随即温暖而明媚地笑了起来。

有爱,永不孤独。我想,至少那天现场的每一个人都是这样。

  • 责任编辑:黄丽红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