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档案

漳州农商银行:扶贫开出致富花

漳州农商银行主动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的合作,推出“巧妇贷”“乡村能人贷”“创业担保贷款”等乡村创业贷款产品,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创业兴业。

[ 金融扶贫 ]
档案详情

漳州农商银行:扶上马再送一程 扶贫开出致富花

作为漳州市辖区唯一一家本土银行,漳州农商银行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普惠金融、民生金融三大主力军作用,实行“基层党支部包村、党员干部包户”的工作机制,组织金融助理进村入社区“一户一档”为贫困户建立精准扶贫金融服务档案,贫困户建档面达到100%。并以1家“三有”书屋、3个金融服务中心、5家普惠金融学校、7个金融扶贫工作站、8个普惠金融工作站、15个乡村振兴服务站、28家营业网点为物理阵地,还在贫困乡镇设立精准扶贫宣传栏,如在浦南镇宏道村建立精准扶贫示范基地,扩大精准扶贫宣传覆盖面。

随着春耕备耕、复工复产按下“加速键”,位于浦南镇溪园村的芗城林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农场里,春耳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采摘毛木耳。郑文典 摄

15年前,林丽芬家十分困窘,一家三代5口人挤在不足5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艰难度日。2005年,她被政府确定为救助对象,发展优质试管香蕉种植,日子开始有了起色。接着,林丽芬夫妇瞄准市场需求,决定发展毛木耳种植,可他们租用场地、购建辅助设施和购买所需木屑等资金都没有着落。为了扶持林丽芬一家实现脱贫,漳州农商银行浦南支行的前身——浦南信用社给予了第一笔5万元支农贷款,帮她家顺利租下20亩土地,种了15万包毛木耳。

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漳州农商银行浦南支行给予林丽芬家庭的信贷支持也不断加大,从最初的5万元,到2015年已经达到40万元。2019年,还向她发放了针对乡村创业致富“领头雁”的“乡村能人贷”。在农商行的支农资金支持下,林丽芬逐步提升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2010年以来,她家毛木耳的年产量稳定在40万包,获利颇丰,成为远近闻名的科技示范户和致富能手,日子越过越红火。

林丽芬查看木耳长势。郑文典 摄

为进一步推动“政府搭台、银行唱戏、群众受益”的良好局面,漳州农商银行主动加强与漳州市妇联、漳州市团委、财政局及相关政府部门的合作,推出“巧妇贷”“乡村能人贷”“创业担保贷款”等乡村创业贷款产品,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创业兴业;作为芗城区扶贫办唯一指定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担保金·扶贫贷”贷款139户1479.1万元;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2200多万元,惠及近1400多个家庭的高校学生,市辖区助学贷款发放占所有金融机构90%以上,并通过“福万通助学基金”等,向200多名本地寒门学子捐赠助学金100多万元;还与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签订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探索构建“银政企农”四方联动、金融扶贫和产业扶贫高度融合的扶贫新模式;漳州农商银行还结合“党建+金融助理”进村居入企业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金融知识进万家”“金融知识普及月”等一系列群众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城乡居民识别防范金融风险和运用金融知识创业致富的能力。

(资料来源:漳州农商银行供稿)

(资料整理:林婷 东南网记者 林先昌)

点击下拉展开全文
更多》 其它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