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365体育备用网址:|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专题> 党群> 纪念抗日战争70周年> 福建抗战风云 > 正文

国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内迁永安:抗日演出引轰动

2015-08-05 09:51:10?吴剑杰 刘朔?来源:东南快报  责任编辑:郑思楠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国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内迁永安:抗日演出引轰动

  国立福建音专永安上吉山的旧址,如今已被酒厂和纺织厂取代

国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内迁永安:抗日演出引轰动

  今年93岁高龄的音专校友片冰心回忆当年

国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内迁永安:抗日演出引轰动

  1989年起音专校友会编印的《福建音专校友通讯》

国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内迁永安:抗日演出引轰动

  国立福建音专永安上吉山的旧址,如今已被酒厂和纺织厂取代

□东快记者 吴剑杰 刘朔 文/图

1943年秋,从广东韶关到福建永安400公里左右的路程,没有硝烟,没有祸乱,当时年仅23岁的广东人钟粤走得异常顺利,他以为这是求学的好兆头,但数天之后,当他到达国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后,这种心态便已改变,在之后求学的五年时间里,他和大部分同学一样,吃着陈米,配着无味的空心菜,通宵练琴,还要面对日寇随时而至的空袭。

这是当时永安所有学校必须面对的常态,1938年,日寇侵袭,福建省政府内迁永安,众多企业机关单位以及学校陆续跟进,彼时的国立音专还只是师训班,四年之后便升级为国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成为当时全国仅有的三所音乐高校之一,日后培养出来的人才遍布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音专的校友说,抗战期间,这种苛刻的条件并未抹杀学生的热情,他们组织读书会,阅读进步书籍,参加抗日演出,甚至将音乐殿堂搬到乡村原野,为普及音乐教育和抗日宣传而奔波走动。

艰苦求学

吃陈米配空心菜 求学几年没吃饱过

钟粤是广东人,自小热爱音乐,决定去永安之前已是当地部队艺术宣传队的一员,但家乡的艺校力量薄弱,而那时他的两位同事刚好在永安国立福建音专就读,钟粤想了想,没有提前跟同事打招呼,便独自前往永安。

彼时处于战乱年代,钟粤从老家到了福建龙岩上杭县,等了几天愣是坐不到车,便决定徒步前往永安,他也记不得具体是几天之后才到了学校。

此时音专早已开学,琴声丝丝入耳,当时的音专校风相对开明,经过两位同事的介绍,钟粤当了插班生,其后通过考试成为学校五年制的师范生,他的选择理由再简单不过,“师范生免费,学校还管吃住,本科生要交费”。

在永安的前三年半,钟粤直言从未吃饱过,“吃的都是陈米,没有黏性,有霉味”,有时候没饭吃,十几二十粒黄豆就是一餐,“大约一勺羹”,配的空心菜也没什么味道,同学们笑称,吃的是“无缝钢管”,一些女同学还把自己竹筒上面的饭取下来放在桌上,让食量大的男同学再填点肚子,家里尚有小钱的同学偶尔去街上下个馆子,“吃的是豆腐汤,2毛钱”。

钟粤说,那时候他在学校勤工俭学,希望能够赚点“外快”,一些学生还到老师家蹭饭,但连他们有时候都买不到菜。而一到冬天,有的学生穿的衣服透过太阳光都能看到棉絮。

与物资匮乏一起相伴的还有日军空袭。彼时永安城已遭日机多次轰炸,造成大量平民百姓伤亡。如今已93岁的音专校友片冰心,当时与要到国立福建音专任教的爱人曾雨音一起来到永安,谈到日机空袭,片冰心说,当时他们在琴室练琴,一听到日机飞抵的声音,所有学生就尖叫着跑了出来,有的学生用报纸遮着头,有的就躲在小树底下,还有更夸张的,“我们有同学跑到山上去,找到一个洞就钻进去,上半身进去了,屁股露出来,现在想起来,这点遮挡能有什么用,当时要是炸弹落下来,肯定凶多吉少”。

学生通宵练琴 琴声终日不绝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音专的学生求学的势头不减,琴声终日不绝。钟粤告诉东南快报记者,当时学校的设备跟物资一样匮乏,此前学校校长还专门去上海购置了诸多器材,没想到半路上竟被土匪劫走了。

全校仅有四五部钢琴,学琴的学生只能按琴点来练琴,每个学生一两个小时,当时的学校规定,晚上十点教室宿舍要全部熄灯,琴声也要在那个时间点消停,但当时学校的学生众多,钢琴少,学生练琴的时间严重不足,于是,便有学生偷偷通宵练琴。

钟粤说,最后一位同学练琴到晚上十点时,另一个同学就要约好时间及时接上,点一盏油灯。他们伴着昏黄的亮光,一遍遍练习着技艺,一直持续到第二天上午。长期下来,“每次上课,调琴师都来不及调琴,钢琴也出现损伤”,钟粤说,这些情况也被学校老师们看在眼里,起初音专的教务主任缪天瑞为了照顾学生的身体遂贴出告示,不允许学生在深夜私自进入琴室练琴,但因为学生刻苦的求学态度,最终告示也被撤下。

抗日演出

一起阅读进步书籍 参加“白沙献金”

课余之外,音专的学生还组织起学生自治会,有文艺、音乐、时事等小组,学生们一起阅读进步书籍。钟粤说当时在音专的图书馆都能看到《新华日报》,甚至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的小册子,鲁迅的书籍等。钟粤自己也曾手抄过小册子,当时的中共地下党员陈宗谷被选为学生自治会委员,他回忆,小组以“文艺、时事两个小组最为活跃,时事组经常请郑书祥等进步教师作时事报告”,而文艺组,则是“组织同学阅读鲁迅著作和其他进步文学作品,讨论文学理论,研究作者的生平”。

钟粤说,郑书祥教授自己语文,经常在课上选的文章也都是比较进步的,课后学生到他家里还向他请教时局问题。当时的音专校风开明,对学生展开的各种活动基本都不予以干涉。

到了1944年5月,为响应冯玉祥发起的支援前线的“白沙献金”运动,音专的老师和同学也解囊相献,并到永安城举行“白沙献金音乐会”。据校友回忆,学校的老师陆华柏还创作了清唱剧《白沙献金》。彼时的永安城热闹非凡,省立永安中学也较早加入到捐献运动中,该中学校友张可珍回忆,当时省政府主席刘建绪的儿子与自己同班同学,他的母亲为助儿子献金,还卖了家里的一头肥猪。

演出险遇船底触礁 抗日歌曲引轰动

钟粤说,这种学习生活让他们在物资匮乏的情况下精神倒非常充实,到寒暑假的时候,老师和学生也会组织抗日演出队,奔赴南平、福州等地演出。

校友陈炳煌就曾参与过1943年从沙县到南平的寒假演出,根据《永安抗战进步文化活动》记载,陈炳煌回忆船到高砂地方,突然船工划船吆喝的号子声断了,身子猛地一震,船底触礁了,江水不断涌进。但所幸船倚到一块大石头,船上人才得以脱险。

待到在南平演出的时候,他们的抗日歌曲引起了轰动。媒体当时报道,“三月不知肉味,称赞我们的演出时久旱甘霖”,甚至有公司特意请演出队过去座谈,并即席演出节目。

钟粤说,当时出外演出的节目大都是在校内进行排演的,除了一些励志歌曲及经典曲目,还有一些抗日歌曲。而事实上,早在1938年5月,当时还是福建省音乐专科教员训练班的校长蔡继琨,就带领着师训班的学生组成南洋侨胞慰问团,远到菲律宾进行抗日宣传演出,鼓舞了当地华侨的抗战热情。

人才辈出

音专三位校友获中国音乐最高奖

回想起在音专的学习生活,钟粤说,虽然跟现在的孩子比起来,当时音专的学生相对比较封闭,没有多少与外界进行音乐交流的机会,设备也很缺乏,吃不饱穿不暖,但当时的师资力量非常雄厚,甚至有国外的音乐专家倾力教授,“学到的基本功非常扎实”。

日后从国立福建音专走出去的学生分散在全国各大音乐学院,音乐乐团及各文化领导岗位等,其中缪天瑞、黄飞立、蔡继琨三位还获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终身荣誉勋章。一些音专校友的后代也承袭家学,钟粤的子孙都在音乐院校任教,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曲《我和你》的词曲作者陈其钢,他的母亲李小玉也是国立福建音专的学生。

永安十二中的音乐老师乐开丰曾在当地市委宣传部的支持下走访了部分音专校友,他告诉东南快报记者,他们带着吉山老酒在北京拜访黄飞立时,老先生品茗着酒说,“我对永安市很有感情的,我的人生职业道路就是在永安确立的”,并回忆起曾经在白沙献金音乐会上,自己指挥着校合唱队演唱了抗战歌曲《抗敌歌》以及《永安之夜》。

7月21日,记者来到国立福建音专在永安上吉山的旧址上,如今这里已被酒厂和纺织厂取代,当地的退休干部带着我们来到了音专背后的山上,找到了一棵音专首任校长蔡继琨亲手种下的小树,如今已挺拔葱绿,和着周围的树木,郁郁葱葱。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365体育备用网址: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