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365体育备用网址:|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专题> 党群> 纪念抗日战争70周年> 福建抗战风云 > 正文

涌泉寺刺血经书藏抗战秘史 僧侣救护队支援抗战

2015-07-16 10:25:33?吴剑杰?来源:东南快报  责任编辑:郑思楠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圆瑛法师曾组织僧侣救护队支援抗战,并下南洋筹募善款

日后,日本侵略中国,期间的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几近中断,涌泉寺住持圆瑛法师在苏沪积极组织僧侣救护队支援抗战。

本性法师告诉记者,早在民国廿六年(1937年),圆瑛法师就组织召集苏沪佛教界青年,组织僧侣救护队,等待战时之用,经训练月余,“八·一三淞沪会战”发生。

僧侣救护队就用卡车,运载灾区难民和伤兵,送至上海各收容所,及佛教医院,一时间得到各界人士的赞赏,直到上海沦陷之后,僧侣救护队随军由沪沿途至南京,达汉口,继续从事救护,但当时战时纷乱,各处收容所经费甚紧,十月间,圆瑛法师亲自前往南洋马来亚半岛,募集医药费,以资接济。随后圆瑛法师与徒弟明旸法师一起前往新加坡等地筹募善款,组织第二第三僧侣救护队,皆得偿所愿。

但在1939年秋,圆瑛法师正在圆明讲堂主持法事活动,日本宪兵以抗日分子罪名逮捕了圆瑛法师和明旸法师,但他们始终毫无畏惧,经多方营救,才最终脱险。因为忙于抗战,圆瑛法师甚至无暇打理涌泉寺。东南快报记者在福建省档案馆内,查询到一份于1946年5月份呈交,名为《鼓山涌泉寺寺产被敌抢掠请求救济》的资料档案,当时的鼓山涌泉寺住持虚云法师向国民政府申请救济,内文写道,涌泉寺因日寇两度入侵福州而鼓山首当其冲,“僧等本国民之责即前住持圆瑛和尚奔走南洋群岛募集巨款,创办僧侣救护团并设难民收容所于战地之后方收容战区难胞,故对本山僧众生活以及物资生产不能兼顾”。

虚云法师述及,青年僧侣只得以劳力开垦耕作,来维持生活,沦陷期间也参加省会有志青年支持抗战,但因敌人劫掠生产物资及财物,致使众僧处于极其困难的境地,即便到上世纪五十年代,胡善美回忆当初在寺庙内与众僧一同生活时的情景,也觉得寺内艰苦,僧侣很清贫,自己饭也不敢多吃。

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涌泉寺时常有一些日本游客前来参观,照看藏经殿的智和法师对此仍然小有警惕,通往鼓山的道路也比以前更为通达。这个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的古庙,在民族危难之时,不惜介入到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即便寺庙曾被敌两次劫掠,“更以威胁行动之自由”,但僧侣们依然坚持民族大义,正如虚云法师对威胁所做出的回应,“僧本佛陀无畏之精神终不屈服,艰苦响义以期国家与宗教共存亡,矢志不敢稍逾移”。

圆瑛法师年谱

圆瑛(1878-1953年)法号宏悟,别号韬光,又号一吼堂主人。是福建古田县人。18岁在福州涌泉寺礼增西上人出家。先后师从各禅宗名师,广猎大小乘诸经论,对《楞严经》造诣尤深。1934年,在上海创办圆明讲堂后,就常住讲堂讲经说法,著书立说。1942年在圆明讲堂举办了圆明楞严专宗学院等,刊印圆瑛法师所著《楞严经讲义》等20余种经书,并设莲池念佛会,培植僧才。

圆瑛法师也是位爱国的高僧。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写下了“出世犹垂忧国泪,居山恒作感时诗”,通告全国佛教徒,启建护国道场。同时致书日本佛教界,谴责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他召开中国佛教会理监事紧急会议,号召全国佛教徒参加抗日救国工作,并担任中国佛教会灾区救护团团长,召集苏、沪佛教界青年,组织僧侣救护队,积极进行救护抗日伤员工作。“八·一三”淞沪会战开始后,这支僧侣救护队,出入战场,救护伤员。还把圆明讲堂开辟为难民收容所,又成立了佛教医院、掩埋队,从事救护收容工作。

1937年10月和1938年9月,圆瑛法师两次携徒明旸法师到新加坡等地,组织华侨募捐委员会,借讲经说法机会宣传救国道理,提倡“一元钱救国运动”,广大侨胞踊跃捐款,他募得巨款,支援抗日救亡运动。

1939年秋,圆瑛法师正在圆明讲堂主持法事活动,日本宪兵以抗日分子罪名逮捕了圆瑛法师和明旸法师,经20多次审讯和恫吓,法师都镇静自若,闭目打坐,表现出中国佛教徒的民族气节。1949年,圆瑛法师在香港、新加坡等地的弟子都劝他飞往南洋,在那里为他重建比上海圆明讲堂大十倍的讲堂,圆瑛法师回答说:“我是中国人,生在中国,死在中国,决不他往!” 根据明旸法师主编的《圆瑛法师年谱》等相关著作综合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365体育备用网址: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