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喜迎党的十八大> 历史资料> 党史一瞥 > 正文

中国共产党诞生大事记

www.fjsen.com?2012-09-30 11:27? ?来源: 我来说两句

9月 上海早期党组织创办外国语学社,为输送革命青年赴苏俄学习作准备。

10月由李大钊、张申府、张国焘3人发起,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宣告成立,李大钊为负责人。罗章龙、刘仁静、邓中夏、高君宇、何孟雄、缪伯英、范鸿(吉右加力)、张太雷等先后加入,成员大多为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骨干。

本年秋,董必武、陈潭秋、刘伯垂、张国恩、包惠僧等在武昌秘密召开会议,正式成立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推选包惠僧为书记;施存统和周佛海建立旅日共产党早期组织,施存统为负责人。秋冬之际,毛泽东、何叔衡等以新民学会骨干为核心,秘密组建长沙共产党早期组织。年底至1921年初,王尽美、邓恩铭等建立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春,在与无政府主义者组织的“共产党”分道扬镳后,陈独秀等重新组建的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成员有谭平山、陈公博、谭植棠等,陈独秀、谭平山先后任书记。同时,旅法共产党早期组织在巴黎成立,成员有张申府、赵世炎、陈公培、刘清扬、周恩来,张申府为负责人。这些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名称不一,有的叫“共产党”,有的叫“共产党支部”或“共产党小组”,它们都是组成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的地方组织,后来被通称为“共产主义小组”。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有组织、有计划地扩大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批判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发起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办工人刊物,开办工人学校,领导工人成立工会,开展工人运动,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这样,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条件就基本具备了。

11月7日上海早期党组织的理论性机关刊物《共产党》月刊在沪创刊,李达任主编。该刊旗帜鲜明地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阐明共产党人的基本政治主张,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日 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劳动音》周刊出版,邓中夏担任主编。

11月21日上海机器工会召开成立大会,孙中山、陈独秀到会并发表演说。上海机器工会是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下建立的第一个工会组织。

11月25日毛泽东分别致书罗章龙、向警予等人,提出要有一种为大家共同信守的“主义”,认为“‘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附”。

11月上海早期党组织起草《中国共产党宣言》,阐明中国共产主义者365体育备用网址:创建共产主义新社会的理想,提出消灭私有制,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废除旧的国家机器,最终消灭阶级的主张。《宣言》强调,无产阶级要创立新社会,就要团结起来,开展阶级斗争,“用强力打倒资本家的国家”,铲除资本制度;就要“组织一个革命的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领导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并“用革命的办法造出许多共产主义的建设法”。

同月 张东荪自本月起陆续发表《由内地旅行而得之又一教训》、《现在与将来》等文章,反对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其观点得到梁启超的支持。他们认为:中国经济落后,“缺少真正的劳动者”,“绝对不能建设劳动阶级的国家”。他们断言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用资本主义的方法来发展实业。由此引发一场365体育备用网址: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

12月1日陈独秀将他与张东荪等人的通信及有关文章编辑成《365体育备用网址:社会主义讨论》的长文,发表在《新青年》上,365体育备用网址:社会主义的争论由此全面展开。陈独秀、李大钊、李达、蔡和森、施存统、何孟雄等纷纷撰文,对张东荪、梁启超鼓吹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反对社会革命、反对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的观点,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批判,阐明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指出中国社会黑暗到了极点,“除了劳动者联合起来,组织革命团体,改变生产制度,是无法挽救的”。

在此前后,马克思主义者还开展了批判无政府主义思想的斗争。针对无政府主义者否定一切国家、反对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错误观点,他们阐明无产阶级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用暴力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论证无产阶级国家同剥削阶级国家的本质区别。马克思主义者还驳斥了无政府主义者主张“绝对自由”的谬论。经过这次思想上的批判,许多受无政府主义思想影响的青年抛弃这种错误思想,转而接受马克思主义。

12月 上海早期党组织领导的印刷工会成立,会员达1300余人。

  • 责任编辑:林洪熙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_365体育投注_365体育备用网址-app|直播|官网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365体育备用网址: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