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2012年全国两会> 民生热点> 医疗改革 > 正文

新医改带来新希望

www.fjsen.com?2012-03-02 17:02? ?来源:中国改革报 我来说两句

这些地方政协委员的诤言即是代表民众对3年医改的认可,也是对今后医改的期盼。

早在1978年的阿拉木图会议上,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了“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新一轮医改提出,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病有所医。说白了解决好“病有所医”这个民生大问题就是以民为本,就是要让全体国民享受到国家经济增长的成果,就是要让十几亿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不断得到提高。

正是由于有了这样一个共识,医改更加惠民成为今年各地“两会”上的“亮点”。在北京“两会”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北京将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体系,外来务工人员包括外来农民工在内的一些群体将全部纳入职工生育保险。辽宁省2012年底有望在全省内实现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公立医院改革将选择10多个县医院进行试点,解决以药养医这个根本问题。山东省则逐步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在省统一规划的村卫生室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积极推动支付方式改革,探索建立重大疾病保障制度。开展30个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完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破除以药补医机制。福建省2012年省财政将安排医改专项资金79.43亿元,增长17.7%。落实城乡困难居民重特大基本医疗救助政策,逐步将村卫生所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四川省将逐步缩小基本医疗保险不同类型和档次的差别,扩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受益面。

3年医改,实现了“病有所医”,初步达到医改之初提出的“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目标。但是,今后的医改还面临一些较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体制性、结构性等深层次矛盾尚未解决。因此,最近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在研究部署“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时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医改要在三个方面重点突破:一是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二是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三是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 责任编辑:林洪熙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