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活动> 基层亲历 > 正文

走基层感言:扶持小微企业,就该“动真格”

www.fjsen.com?2012-02-27 16:29? ?来源:福建日报  我来说两句

福建日报驻泉州记者 何金

林熙/制图

在扶持小微企业方面,泉州市动真格了——21日,泉州市经贸委联合当地金融机构,正式启动程序,在全市范围内遴选3000家小微企业,建立小微企业重点培育库。

和以往多为“口号式”的表态相比,此次泉州对小微企业的扶持措施,更加具体化,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实行“四单管理”(即:单列小微企业信贷计划、单独配置人力和财务资源、单独客户认定与信贷评审、单独会计核算)。为了确保落实到位,泉州各商业银行还必须执行“三个优先”(即:优先考虑其资金需求、优先安排贷款额度、优先提供金融新产品)。

此次扶持还在利率方面实行倾斜,要求对小微企业信贷利率尽量执行基准利率,不上浮或少上浮,切实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当前,在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利率普遍执行上浮20%-50%的背景下,这样的举措不可谓不给力。

泉州银行界一位相关人士告诉笔者,以往扶持中小企业信贷,往往“雷声大雨点小”,像这样大力度的扶持措施,在泉州民营经济发展史上,并不多见。

中小企业、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一个普遍性难题。全国工商联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仅为3.7年,规模以下的小企业90%没有与金融机构发生任何借贷关系,小微企业95%没有与金融机构发生任何借贷关系。作为我省民营经济最发达、民企最集中的地区,泉州中小企业密集,仅工商部门登记在册的中小企业,就达6万多家,众多泉州中小、小微企业,同样遭遇融资瓶颈。

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实力弱、缺乏抵押物、抗风险能力低,这是公认的事实。金融机构作为风险的厌恶者,自然不愿意放贷。在现在银行内部考核实行终身追究制的情况下,贷款损失与银行员工薪酬、升迁之路直接挂钩,如此高风险下,小微企业能够获得平价贷款自然难上加难。细细查究,此次泉州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信贷“四单管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不良率的容忍度,让银行信贷人员对小微企业贷款不再“束手束脚”。

当然,泉州小微企业数万家,对其信贷扶持,不可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有所侧重。泉州经贸委中小企业科负责人曾源福表示,此次泉州要遴选的3000家企业,必须具备专、精、特的特点。说白了,就是要选出那些自主创新强、发展潜力大、前景好的企业,而那些高耗能、高污染、创新力不足的企业,则不在扶持之列。

小微企业的生存和成长,关乎一个地方的就业、经济发展潜力和社会稳定大局。笔者以为,这样“动真格”的扶持,来得越猛越好。

  • 责任编辑:黄丽红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