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是中央苏区的半壁江山和经济中心
www.fjsen.com?2011-04-25 13:15? 吴升辉?来源:福建党史月刊    我来说两句

与红四军在赣期间“官兵在弹尽援绝之时,用树枝石块、空枪与敌在血泊中挣扎始获最后胜利”相比〔3〕,如此轻易地攻占当时闽赣两省边界最为繁华的重镇,实属意外的收获。为此,朱德曾感叹道:“出现了在长汀的意外战果,这是革命发展的转折点。”〔4〕战果是意外的,但作为革命发展的转折点,却是有必然的因素存在。因为这里几乎完全具备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所提出的所需的所有条件。

就地理环境而言,地处闽粤赣边界的闽西地区,山峦起伏、丘陵密布、江河纵横、山区辽阔,正好符合毛泽东所提出的“在四周白色政权中间的红色割据,利用山险是必要”的条件。

在闽的几支国民党部队大多是由土匪改编的地方部队,不仅各霸一方、互为割据,而且战斗力低。平日对百姓耀武扬威,碰到主力红军则不堪一击。仅长岭寨一战,号称福建省防军第二混成旅的郭凤鸣部就丧失贻尽。而且,其他的国民党部队对于红四军的入闽也只是调集所部虚张声势、隔岸观火,不敢与红四军正面接触。

这里有良好的革命基础,从1928年3月初开始,龙岩后田、平和、上杭、永定等地先后爆发了一次比一次强烈的、震撼全省乃至于南方各省的农民武装暴动,并将福建的革命斗争推进到创立苏维埃政权和实行土地革命的新阶段。通过武装暴动各地先后建立起了革命的武装,并开始尝试建立革命政权,土地革命的先声在这里已经吹响。红四军进占汀州后,在长汀迅速成立了长汀县革命委员会。中共闽西特委立刻开展以上杭、长汀、龙岩、永定四县为中心的苏维埃运动。“毫无疑义的在闽西有造成割剧局面的可能”。〔5〕

责任编辑:黄丽红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