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365体育备用网址:|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保护文物应形成多渠道监督

2017-07-26 15:30:46?朱达志?来源:光明网  责任编辑:林瑶   我来说两句

据报道,2017年下半年,国家文物局将全面加强文物安全工作,对文物安全问题多、文物违法犯罪案件多的省份、地区进行抽查暗访、专项督查。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透露,近3年国家文物局汇总各地案件的接报数远低于实际案件的发生数,三分之一的文物案件是由媒体曝光或群众举报的。

正如刘玉珠所说,这确实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监管漏洞。案件接报数远低于实际发生数,说明瞒报现象十分严重,“怕担责任,知情不报,是当前文物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而三分之一的案件由媒体曝光或群众举报,既彰显了舆论监督和民众监督在文物保护方面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说明一些地方文保部门和文保单位存在不作为、失职甚至渎职等问题。

国家文物局表示,对那些知情不报的部门和单位,将持续推进专项整治行动,严肃查处一批法人违法案件;对发生严重违法、影响恶劣案件的地方,将集中约谈一批、公开曝光一批、行政处罚一批、司法移交一批。这很有必要。只有严格执法执纪,督促各地严加管理,才有可能从根本上遏制文物保护领域的违法犯罪势头。

但是,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一些地方为避免自己的王牌景点被“摘牌”,而长期瞒报重要文物被盗的事实。有些情况处于监管的盲区或死角,当事单位隐瞒不报,外界确实不容易发现,即使发现了,也有可能遭遇来自地方的阻挠。这就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舆论监督和民众监督的作用了。文物案件“三分之一由媒体或群众曝光”,这可不是个小比例。正因为有如此多的有效监督和举报,才在一定程度上堵住了监管漏洞,弥补了监管不力、不为、不善这些短板。

需要指出的是,当群众发现重要文物被盗或被破坏,或向媒体提供线索,或向当地文物及旅游部门反映情况,反映以后怎么办?媒体的力量是有限的,只靠舆论监督会捉襟见肘。这就需要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采取措施,从技术上解决民众投诉无门或投诉后石沉大海等问题,做到件件有回复、事事有反馈,同时对有价值的投诉给予奖励,保护和激发民众举报、投诉的积极性。而多渠道的监督机制还需要具备一定独立性,要抑制涉事部门的瞒报冲动,从而让文物得到更加细密周全的保护。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365体育备用网址: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