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普及家庭签约医生要先实现“三下乡”

2016-06-08 15:55:09?朱雀丹心?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生计生委等6部门联合制定《365体育备用网址: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6日正式公布。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力争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形成与居民长期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兰州晨报6月7日)

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城市医院负荷严重的情况下,6部门联合制定的《指导意见》,对今后一个时期缓解城市医疗压力,实现乡村就医便利都有着积极作用,可以说是医治目前我国医疗体制弊端的一剂良药,可是普及推行家庭医生却并非易事,需要先实现人才、技术和设备“三下乡”。

首先是人才下乡。我国医疗人才虽然紧缺,但是长期以来还是能够勉强维持社会医疗需求的,但是有一个问题不容回避,这些医疗人才大都集中在城镇,尤其是北上广等大中城市,更是高技能高学历高素质的医疗人才都集中扎堆的地方,这就导致医疗人才过度集中,基层医疗人才出现长期匮乏,基层医疗人才不管是素养、技术还是水平都显然不如城镇,这也是基层群众喜欢到城市就医的原因所在,如今,国家实施家庭医生,但是这些家庭医生从何而来?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就要从两方面做起,一是出台政策,鼓励城镇医疗人才下乡,给基层医疗注入新鲜血液,二是利用现有的基层医疗人才,加强对现有基层医疗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提高其服务能力和医疗水平。因此,推广普及家庭医生首先要解决“人”的问题,这就要求城镇医疗人才首先要有下乡的准备。

其次是技术下乡。技术包括医疗水平和人员素质,人才下乡了,但是并不意味着乡村医疗良好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就有了保证,也不意味着基层医疗秩序就文明和健康了。因此,这就需要加强对基层医疗的监管,加强基层医生的技术培训,包括素质培训和技能培训,打造一支有素质,有道德,有技术的本土的带不走的基层医疗队伍。

再者医疗设备下乡。没有医疗设备,即使人才下乡,技术下乡,也会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遇,这就需要设备下乡,基层群众喜欢到大城市就医,除了城市有良好的医疗人才资源,还因为,城市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因此,普及家庭医生仅仅是“人”下乡还不够,还需要先进的设备,可是很多时候,乡村医疗设备都是落后的,陈旧的,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基层医疗需要,这就是说,医疗设备下乡是家庭医生落地的前提和必需。这就需要对基层医疗设备进行更新换代,政府可以出台政策,对基层医疗设备更新进行资金扶持,用公共财政为医疗设备进村提供支持。如此,家庭医生才能确保落实,才能发挥作用,群众就医才不至于往大城市跑。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