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365体育备用网址:|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以科学规划终结“短命建筑”

2015-11-16 07:53:50?袁文良?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连日来,央视及诸多媒体对郑州的“短命建筑”进行了报道,在网民中引起热议:1条新铺的高架辅路,仅铺设完毕5天即挖开重建;包括“亚洲最长人行天桥”在内的7座过街天桥,最长的使用了8年、最短的仅用4年就被拆除;22个快速公交站台服役5年也被拆除……

看了报道,笔者不由想起近几年出现在各地的“短命建筑”:位于北京建国门黄金地段、建成仅20年的凯莱大酒店,建成仅15年、曾一度是亚洲跨度最大拱体建筑的沈阳夏宫,投入使用十余年的武汉首义体育培训中心综合训练馆,素有西湖“第一高楼”之称、原设计寿命100年却只投入使用13年的浙江大学湖滨校区3号实验楼……这一个个响当当的建筑,有的堪称一些地区的“标志性建筑”,却在“青壮年”时期甚至“儿童”时期就被推倒、被爆破、被重建。

当然,造成这些“短命建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事实上许多建筑并不是因为质量问题而拆除,问题而是出在不理性、不科学的规划上,许多城市“一届政府一套城市规划”、“新官不理旧帐”的现象十分普遍。规划的变化,必然导致拆旧建新,这样的拆除显然与建筑物本身的质量和设计寿命毫无关系。这种“破坏式建设”已经成为很多城市在推进城市建设过程中难以跳出的怪圈。正是这些一个个的“短命建筑”,在其“拆了建、建了拆”的过程中,使我国消耗了全球最多的水泥和钢材,也使我国生产出全球最多的建筑垃圾。

俗话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所以建筑特别是一些标志性建筑理当成为文化记忆和城市灵魂的依托,无论是使用价值、还是艺术价值都会随着时间流逝而不断增值。目前,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未来一段时期内仍将是城市建设的热潮期。如果跳不出“破坏式建设”的怪圈,城市建设在耗费大量资源的同时却难以带来社会财富的真实增长。因此,要避免“短命建筑”的再度出现,必须从合理规划入手,增强顶层设计的科学性,增强城市设计的发展性、远见性,协调处理好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利益与生态环境等各种关系。特别是当地的主要领导,不能以自己的好恶“拍脑袋”决策,更不能想当然地大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同时,相关部门应出台、细化建筑规划、拆建的相关政策法规,并引入公众决策机制,减少个人决策的随意性和偶然性。另外,要建立起建筑决策、规划、建设的终身追究制,对那些因质量问题、非理性行为造成的“短命建筑”,对相关的决策人、规划人、建筑人等各方面的相关责任人,都实行“秋后”算账,依法追究责任。

如此这般,在国内城市加快发展的今天,才能使各级领导及时摒弃短视的政绩观和不当逐利冲动,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才能跳出“破坏式建设”怪圈,避免“短命建筑”的出现,也才能使城市建设走上健康、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正途。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365体育备用网址: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