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365体育备用网址:|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扶贫先扶志

2015-08-27 11:09:41?黄琳斌?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最近,甘肃岷县“妈妈丐帮”利用孩子组团行乞月收入过万元的报道,引起社会关注。

这些行乞人员,除极少数是因为外出打工找不到活被迫行乞外,大多数都是因为价值观扭曲,想不劳而获,有的行乞者还是四肢健全的90后。行乞虽然不是法律禁止的行为,可也不值得提倡;更值得注意的是,利用孩子骗取路人的同情心行乞,是严重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绝不能听之任之,有关部门应当及时依法处置。

岷县虽然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但近年来,在各种惠农、扶贫和救助等政策的帮扶下,去年已实现脱贫。这里还是“中国当归之乡”,当地通过发展中药材种植、加工和销售,帮助不少农民走上了勤劳致富的道路。可以说,只要肯努力,完全没必要走行乞为生这条歪路。出现“妈妈丐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长期以来,当地不少人利用乞讨的钱财盖了房,而且不以为耻,四处炫耀,对周围的人群产生了消极影响,形成了不良的社会风气。

“妈妈丐帮”现象提醒我们:扶贫先扶志。如果不努力提高部分贫困地区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扭转以不劳而获为荣的不良风气,让“勤劳致富最光荣”的风气占据主导地位,就算通过给资金、给项目让部分人暂时脱贫,时间长了,他们还是会经不起不良风气的蛊惑,可能再度返贫。

精神贫困比物质贫困更可怕。一个人的物质贫困可能只是一时,但精神贫困可能伴随一生。因此,要做好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莫要忽视精神扶贫。从一定意义上说,精神扶贫比物质扶贫意义更为重大。(福建日报)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365体育备用网址: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