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365体育备用网址:|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当芽胞杆菌“傍”上兵马俑

2014-02-25 15:35? 范子军?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19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宣布,该院刘波团队从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土壤分离的FJAT-13831T菌株,为世界上首次发现的一种地球微生物——芽胞杆菌属的新种,被命名为“兵马俑芽胞杆菌”。(2月23日《海峡都市报》)

福建农科院在芽胞杆菌领域的研究向来走在全国前列,但从来没有像“兵马俑芽胞杆菌”新种的发现这般,引起过强势围观。这则消息之所以吸引眼球,是因为微生物研究“傍”上了兵马俑,这被质疑是“炒作”。尤其“样本来源是研究人员在参观兵马俑后,从鞋底上刮下来的土”一说,更被指责是“不严谨”。

该农科院发现了芽胞杆菌的新种,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一科研成果的确得到了权威方面的基本认可;而有关方面为“不够专业”向公众道歉,也确有其事。然而,芽胞杆菌新种以土壤样本的选取地命名,则是业界通行的做法。因此,我们不难看出,这次的“芽胞杆菌风波”,实际上是缘于信息传播的“瑕疵”而导致的“误会”。

“兵马俑芽胞杆菌”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质疑,还有一个原因不容忽视。一段时期以来,学术炒作、学术泛娱乐化的事件时有发生,饱受社会各界的诟病。在这样的舆情生态下,芽胞杆菌“傍”上兵马俑,人们难免会戴上有色眼镜来审视,从而将原本严肃的学术话题,推向了娱乐化的轨道。

有道是,清者自清。福建农科院及其相关研究人员完全不必为外界纷争所困扰。但是,这起不大不小的事件,无疑为我们提出了有益的警示。一方面,学术研究及其成果的发布,须科学严谨,经得起推敲,避免陷入炒作和被炒作的怪圈;另一方面,围观者也该以最大的善意和宽容,来看待科学研究,尊重科学研究,并推促良好社会氛围的形成,呵护来之不易的科研成果。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365体育备用网址: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