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让清明节回归“清净”与“文明”

www.fjnet.cn?2012-04-01 10:22? 林  萧?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奔驰、宝马等豪华轿车还配有“司机”;“诺基亚”等名牌手机流行……清明来临 ,记者走访祭祀用品店发现,纸扎祭品也开始“赶潮流”,不再仅仅只是传统的纸人、纸马、折叠金银元宝,而一些现代社会中所谓的“奢侈品”也被制作成了祭祀用品进行销售。对此政协委员表示传统的焚烧祭祀不但污染环境而且存在火灾隐患,他呼吁市民文明祭祀,买鲜花,或用网上扫墓等新方法来寄托哀思。(3月31日《半岛都市报》)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临近,也是各种祭祀用品价格“水涨船高”之时,不仅祭祀品花样不断翻新,连“科技含量”也日益增多,比如不少店铺出售纸制iPhone4,有的店里还陈列着iPad2,且配套齐全,除高仿真的充电器外,还配有无线键盘。尽管低碳环保的节日理念年复一年被重提,但现实的情景并无多大改观,在纸钱、爆竹、香烛成为主角的背景下,让清明节回归“清净”与“文明”,不仅能充分彰现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也是对传统节日价值取向的一种体现。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古书《岁时百问》中记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迄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广大民众祭奠逝者、怀念先人的日子。按理说,以祭祀寄托哀思,原本无可厚非,但据媒体报道,近年来各种不文明祭祀活动层出不穷,不少人在祭祀活动中大搞攀比之风,甚至有人焚烧大把人民币真钞以示“虔诚”。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我国每年在清明节期间用于祭祀焚烧的纸张多达千吨以上,清明节当天,全国“白色浪费”高达100多亿元。此外,不规范的祭祀活动容易引发山火,每年清明节期间火灾事故频发,敲响了防患火灾的警钟。由此可见,不文明祭祀行为,不仅大量浪费钱财,还会造成环境的污染,严重时危及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比之下,提倡低碳、环保清明不仅很有必要,而且应该在全国范围内推而广之。

清明节固然是寄托哀思的日子,但节日的内涵远远不止这些。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怀念先人之余,活着的人更应该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所以清明也是亲情重温的日子。清明时期,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的传统习俗。清明之所以得名,不仅缘于此时的大地清洁明净,也缘于这一时期的阳光和煦,是春意盎然、万物生长的美好时节。

因此,在清明时期,祭祀活动应该拒绝铺张浪费、相互攀比之风,以节俭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哀思,关键在于心灵上的坦然和虔诚。相比较传统“烟雾缭绕”式的祭祀仪式,新时期的祭祀更应该绿色、创新,比如一束鲜花、一杯清酒、一声问候,足以表达我们心底的思念。只有让清明节回归“清净”与“文明”,让文化清明、和谐清明走进我们的生活,清明节的优良传统才能得以更好的继承与发展,清明节才能真正“清明”起来。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