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迟来的捐款让病危的生命等不起
www.fjnet.cn?2011-08-16 17:02? 季建民?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大肚女孩”苏田田辞世已35天了,可直到昨日,她的母亲郑金凤才接到龙岩永定县红十字会的通知,让她来签收当地爱心人士通过红会捐出的5万元善款。虽然字签了,但何时能拿到钱,还是一个未知数。(见8月16日东南网)

?一笔迟来的爱心救助款,在经历了长达两个月的长时间“旅游”后,至今还没有送到患者家属的手里,而患者早已经在漫长的等待中失去了生命。当然红十字会对于善款的接收和发放,都要严格依循着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可是当规章制度成为红十字会,救助被救助人的绊脚石时,我们就应该认真反思和改进这种不合理的制度。

在救助过程中,必须树立生命为大的原则。慈善救助的目标和要求,是服务于、服从于、围绕于被救助者生命的。慈善组织所有的管理制度,也都应该体现出服务于、服从于、围绕于被救助者的生命的理性上来。

一笔善款两个月的时间,送不到患者的手里,这样的救助行为就显得毫无意义。如果患者面临的是无人捐款的尴尬局面,倒也有可以原谅的一面。可是如果相应的捐款早已经到位,而繁琐的善款接收和发放程序,成了善款送抵被救助人手中的障碍。我们就应该认真反思这个不合理,也不符合人性的管理制度。如何简化善款的接受和发放程序,让慈善捐款释放出来最大的爱意,是有关的慈善部门必须解决的问题。

而且红会和卫生医疗机构,都属于卫生部门管理。在慈善救助款迟迟不能到位的情况下,红会能否与医疗机构协调,在不影响对患者救治的情况下,让医疗部门先行救治,然后红会再支付医疗部门相应的救助款。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医疗部门对于患者的救治,二来可以为红会提供充裕的时间来支付善款。

患者已过世而善款却迟迟未到位,这应该算作是慈善机构一起很严重的“事故”。因此对于该事件需要进行认真的反思,因此对于该事件需要拿出认真的解决办法。为此才能真正杜绝,将来不再发生类似的问题。

责任编辑:林雯晶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