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食品安全向国家安全提升正当其时
www.fjnet.cn?2011-07-01 10:18? 鲁宁?来源:东方早报    我来说两句

前天,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分组审议了365体育备用网址:检查《食品安全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有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建议国家提高食品安全的“民生等级”,使食品安全与国防安全、粮食安全、金融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等一起,共同成为“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这对长期遭受食品不安全之苦的民众而言,不只是一个新概念的提出,更乃刹那间在心头升腾的一丝欣喜。

严格讲,这项由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的建议还不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正式建议,可新华社昨天单独为其配发电讯通稿的举动,似乎在暗示社会舆论,这条分量极重的“民生建议”很有可能被采纳。

政治学范畴内的国家安全概念,一般指“作为政治权力组织的国家机器所建立的社会制度的生存与发展的保障”。这一概念晦涩又抽象,但若把其中的“政治权力”、“国家”、“社会制度”、“生存发展保障”等关键词单列出来,它们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配对”,再据此对国家安全作出理解,既具象还特有感觉:

当“执政为民”与“政治权力”配对、“以人为本”与“国家”配对、“生存发展保障”与“社会制度”配对——再植入食品安全概念加以思辨,人们不难领悟:如果把人人耳熟能详的、传统认知所及的食品安全纳入国家安全范畴,对于广大民众而言,所言之“安全”就被递进至“安权”。再引入政治学对“权”所做的常识性阐述,人们同样不难理解并区分“安全”与“安权”的重大差异:

于食品,“安全”更多的指对食品的卫生要求,通常以技术指标度量,不能危害食者健康,是“安全”的一般主旨。“安全”类似于一项要求,而“安权”则指“食品的安全权”,指吃上安全的食品对民众而言,并非只是卫生与健康问题,而是公民基本权利的新关键项之一。显而易见,要求国家赋予并确保民众享有“食品安全权”,是现代国家的全体民众理当拥有,并随经济水平提高、社会管理手段进步以及民主政治理念不断发育成长,从而必然要派生并主张的一项“新民权”!

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的加深与拓展,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然,亦是前者进步之反向推手。传统观念里,国人所理解的国家安全乃单一的国防安全,然后才逐步扩容和延展至诸如粮食安全、金融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循此逻辑,将食品安全纳入国家安全范畴,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达至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对于中国,部分食品不安全之现状造成的后果,不仅是影响或危害民众的健康,还是长期积累并作用于现行社会制度、国家形象、政府形象的损伤。由此而论,当下中国食品不安全的突出问题,确实已蔓延和威胁到了当代中国国家和社会制度的安全。尽早把其纳入国家安全范畴,拿出与之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治理精力,逐个堵死关乎国家安全之食品安全漏洞乃至封死“后门”,不但必要而且必须!

今天,中国共产党迎来90周岁生日。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改革开放到科学发展,从GDP为本到以人为本,党引领亿万民众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今天,执政为民正在书写历史新篇。五千年间,执政为民曾离我们如此遥远;三十年来,执政为民正为我们提供“民生小康”;祈望未来,执政为民当为我们创造幸福安康。幸福安康是具象的,那就请从加大减税力度、抓紧落实“食安权”之类做起。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