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内陆核电站建设应有三个前提
www.fjnet.cn?2011-03-31 11:24? 张遇哲?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29日,中国科协在中国科技会堂举办2011中国科协热点问题学术报告会。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中国核学会顾问叶奇蓁介绍,现在内陆的核电站也会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比如说湖北的咸宁,湖南的桃花江,江西的彭泽。只要按照核安全法规所规定的要求选择厂址,都是安全的。(3月30日《新京报》)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日本福岛核电站泄露的阴霾尚未散尽之时,“中国内陆核电站提上日程”的消息犹如一枚重磅炸弹,在社会上引发轩然大波。一时间,舆论反应不一,公众众说纷纭。

必须看到,人类的发展本身就是一段与灾难和挫折抗争的历史。尽管核电站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我们也不应该因噎废食,谈核色变。一方面,由于水电资源丰枯受限,风电、太阳能发电成本过高等因素,发展核电是中国的必然选择;同时,内陆城市仅依靠远距离输电和长途运煤是难以保障用电的安全,需要建设在紧急情况下不依赖燃料运输的支撑电站——核电站。目前,世界上60%的核电站是在内陆,从国际上的成功经验看,内陆建核电站是完全可行的。

不过,前车之鉴,须成后事之师。远有诺尔贝利核电站泄露,近有日本福岛核辐射,所暴露出来问题,及其引发的连锁反应,都值得我们汲取和反思。目前我国在建和已建成的核电站都集中在沿海地区,对于内陆这片“处女地”而言,建设核电站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照抄,更需慎之又慎。

其一,远离地方利益。“核电站就是印钞机。”国家核电公司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环保部核安全和环境专家委员会委员郁祖盛曾这样形容。一个百万级的机组,一天的发电量就折合1200亿元人民币;毛利润率一般都维持在30%以上,远远高于电力行业的平均盈利水平;核电建设投资拉动作用大,能够吸引房地产开发,提升旅游档次,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增加地方经济总量。因此,很多地方政府趋之若鹜,为了“内陆首个核电站”的桂冠花落谁家,湖北、安徽、江西等省份争得头破血流。这股跑马圈地、跑部进京的核电热,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经济效益预期的盲目冲动,缺乏科学论证和研判。内陆核电站选址和环评,切不能为地方利益所左右,必须遵循独立客观的原则,严格依照规定进行。

其二,加强公众参与。在美国,每建一个核电站之前,都必须举行“公众听证会”这一法律程序。从企业老总、平民百姓到街头流浪汉,任何公民都能参与。听证会维持一年,只有多数人赞同,政府才能批准设计方案。而在我国,相关的法律程序仍旧欠缺。与沿海地区相比,内陆地区情况更为复杂,大多属于江河上游和粮食主产区,一旦发生泄露污染,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更应该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集思广益,臻于完善,尽可能把核电建设的影响降到最低。

其三,做好科普宣传。国民的核知识匮乏,从日本核辐射引发中国盐荒就可见一斑,不仅沿海地区抢盐,相距更远的内陆也在抢。此前,对于公众尤其是内陆地区群众而言,没有正规渠道近距离了解核电。在建设内陆核电的同时,公众的核电知识亟待补课。一方面,要介绍核电的优势以及安全措施,加强信息的公开透明,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同时,普及核辐射的预防和应对知识,引领公众正确认识核电,消除不必要的恐慌和焦虑。

“就算核电是魔鬼,也必须和魔鬼同行。”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研究院研究员陈靖一语中的。当内陆核电站建设的号角吹响,盲目的追捧和排斥都是要不得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安全第一,谨慎探索,扬长避短,与狼共舞,驯服这只“魔鬼”为我所用。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