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以理性和宽容应对“抢盐潮”
www.fjnet.cn?2011-03-18 17:54? 张遇哲?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我家附近的超市已经没盐了,一些人都整箱地购买食盐。”16日,广东多个城市食盐遭抢购,个别商家也趁机提价,一包盐卖到10多块钱,一些超市连平日里无人问津的澳洲进口盐都抢光了。(3月17日《广州日报》)

除了广东外,浙江、安徽、江西等多地都发生了市民抢购碘盐现象。这股“抢盐潮”来势汹汹,导火索就是日本地震引发的核泄露危机。驱使广大市民抢盐的动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担心日本核电站泄漏会影响到我国,认为食用碘盐可预防核辐射,二是害怕海水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没法再提炼盐。一时间,市民的哄抢直接导致食盐脱销,部分地方一度断货。

相似的一幕,在2003年非典时期也曾上演。从绿豆、板蓝根,到白醋、大蒜,疯狂的抢购席卷大江南北,尽管事后许多抢购者回想起来自己都觉得可笑,“买东西买成杂货铺”、“抢盐抢成小盐商”,但必须看到,这种恐慌情绪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一方面是基于对未知因素的恐惧,同时,信息的不对称,也给流言滋生的空间,引发了人们的盲从。

同样,面对眼下的“抢盐潮”,也不能简单归咎于市民的愚昧无知,而应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冷静分析公众心理,对症下药缓解恐慌。首先,核辐射的威力众人皆知,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事故令整个世界心有余悸,对于这个未曾谋面的恶魔,产生畏惧和担忧心理在所难免;其次,对于核泄露的危害和核辐射的防范,公众知之甚少,只能根据媒体和网络上不完整的“信息碎片”加以判断。专家一句“吃碘片可以防核辐射”,便成为民众的“救命稻草”,并由此推断出含碘的食盐也能抗辐射,疯狂抢购。此外,相关部门的准备不足,在客观上扮演了“抢盐潮”的幕后推手。面对市民的疯狂抢购,一些地方显然事先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短时间内食盐售罄。这愈发使人相信“海水受污染,无法提炼盐”的传言,进而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抢购浪潮,抢购对象甚至从食盐蔓延到酱油、咸菜等日用品。

解铃还许系铃人,心病还需心药医治。“抢盐潮”不能一批了之,更不能坐视不管。一味地强调“不必恐慌”只能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以理性和宽容安慰公众的紧张情绪,才能解开心结,平静一颗颗惶恐不安的心。

所谓“理性”,就是要加强信息的公开,让广大市民能够更加理性和从容地应对日本核危机。这里面包含两层涵义:一是加强核辐射相关知识的传播普及,当人们得知食盐含碘低不能防辐射时,自然就不会疯狂抢盐。另一方面,及时发布日本核泄露的动态,以权威的信息占领舆论高地,让一切夸大核辐射对我国影响的不实谣言止于公开。

所谓“宽容”,就是保证食盐的供应,理解和包容部分市民的抢购行为。从恐慌情绪中走出来需要一个过程,“抢盐潮”也需要慢慢退潮。眼下,各地应加强食盐配送,保证市场供应,打击哄抬盐价、囤积居奇的行为,让市场早日恢复平稳。

值得欣喜的是,相关方面已经积极行动起来,环保护每天发布主要城市环境辐射水平,媒体大篇幅介绍核辐射应对知识,中国盐业总公司启动应急机制,要求确保市场供应。相信,在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尽快走出核辐射的恐惧阴霾,让工作和生活回到正常的轨道。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