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手机掌握市民出行”需直面隐私质疑
www.fjnet.cn?2011-03-03 18:26? 张遇哲?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北京将以中国移动的北京1700万手机用户数据为基础,通过蜂窝位置技术获取手机用户活动的实时信息,建立“市民出行动态信息平台”,掌握选定区域的人口数量分布以及人口在不同时间段的流动分布情况,为政府部门规划交通布局、人口管理等服务,并有望发展个人定制业务。(3月2日《北京晨报》)

在8年前热映的电影《手机》中,葛优扮演的男主角严守一被他侄女购买的新款手机清清楚楚地测出所在的位置,令人印象深刻。8年后的今天,严守一“不管你在地球上任何地方,你手中的手机总能暴露你的行踪”的感受,逐渐渗入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如果说手机里不时收到“只要提供手机号码,随时掌握对方行踪”等资讯,我们尚可以视若不见,那么北京通过手机定位掌握市民出行动态的举措,则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被定位”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作为一项新技术,手机定位服务方兴未艾。有数据显示,欧洲手机定位服务市场2009年的营业收入为3.20亿美元,预计2015年将达到6.1亿美元。除了增值服务外,手机定位在进行野外营救、报警救援、物流配送、旅游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要求,美国运营商网络中95%的手机必须能由卫星或通讯基站网络跟踪,其目的就是让人在处于紧急情况下更容易得到帮助。北京建立出行动态信息平台的初衷也是善意的,希望通过手机来锁定不同区域市民的出行状态,并发布实时动态信息以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市民出行效率。

然而,一枚硬币都有正反两面,高科技同样是一把双刃剑。手机定位技术一方面让人们获得方便,另一方面却也容易造成人们的隐私丧失,给滥用者提供了方便,用于追踪债主、调查配偶行踪、报复行凶等非法用途。美国司法局2009年的一项报告估计,每年美国有2.5万多人成为手机定位追踪的受害者。因此,北京通过手机掌握市民出行动态的信息一经披露,立即引发365体育备用网址:侵犯和泄露隐私权的质疑。尽管有关方面作出了“在数据服务的过程中,将严格执行隐私保护,对用户开放的数据并不针对个体”的回应,但并不足以打消公众的顾虑。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