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别再让短信拜年成为“温情负担”
www.fjnet.cn?2011-02-04 10:24? 新华网?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新华网银川2月4日专电(记者 任玮)随着兔年的到来,亲朋好友间的大规模拜年已拉开帷幕。而当拜年这一传统习俗遭遇信息化的现代生活时,越来越多的人感觉,拜年短信的发送与回复正成为传递温情的一种负担。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春节期间,中国各类短信发送量累计达230亿条,以当年中国7.47亿手机用户数计算,平均每人发送短信30多条。而体现在具体的手机用户身上,拜年短信的发送量远不止这些。

在宁夏银川市上大学的宋立文今年专门统计了这个数字:从农历腊月二十九日直到大年初一早上,他的手机里存储了各类祝福短信169条,加上他本人发送的信息累计达314条。“说实话没什么意思,多数短信都是复制的,有些甚至是我发给别人又被转发回来的,还有些转发别人的信息连名字都没改过来。”宋立文说。

回银川探亲的杜鹃告诉记者,年前一周她已经在网上搜罗各种文辞优美富有创意的祝福短信,“原来还觉得新鲜有趣,现在每年都像完成任务一样,挺麻烦的。”

先进的传播技术打破时间地域的限制,给信息传播带来便利和快捷。短信拜年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产物,动动手指就能把祝福和问候送到千里之外的人手上,省时又省力。但是随着人们对信息技术的日益依赖,新年祝福流于“复制转发”的表面,拜年这种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逐渐失去了浓浓的人情味,成为人们轻松过年的负担。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越来越多“吃腻”了华丽“短信大餐”的人们,期待着传统习俗的温情回归,“寄张卡片,打个电话,或者用心写两句祝福的话语,简单纯朴但却更能温暖人心。”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