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经济论衡 > 正文
“全民招商”算的是一笔什么账
www.fjnet.cn?2010-08-19 11:05? 朱述古?来源:东方网    我来说两句

“全民招商”传统持续10年的江苏沭阳,最近又出新招:该县招商引资第一责任人代理负责制度实施细则规定,如果招商不力,不管本职工作是不是招商,官职前面都有可能加上“代理”二字;如果再给一年半载的“通融时间”,招商引资工作仍无起色的话,就有可能是降职,甚至是免职。(8月17日央视“新闻1+1”)

招商的地位如此重要,那么效益呢?从当地政府交出的成绩单看,截至今年6月底,全县共签约各类项目161个,协议投资总额277.35亿元。对于一个县份来说,这个绝对数不可谓不大,但从这些项目的成长性来看,不能不说令人失望。此前总投资3亿元的富源硅业项目现场一片荒凉,总投资2.4亿元的宿迁长江热电有限公司如今空无一人。整个开发区至少有10处闲置的地方,闲置的土地累计至少在千亩以上。

所谓的巨额招商引资成绩单,实际上掩藏着难以规避的经济风险。其实,招商引资项目无法投产或者很快倒闭,只是经济风险的一部分,或者说只是显性的部分。另一部分隐性风险在于招商引资带来的国有资产流失。被招引到欠发达地区的企业,除劳动力成本稍低外,其生产、运输和经营成本都会高于发达地区。资本总是要逐利的。这些企业之所以愿意到欠发达地区投资,往往是看重当地低廉的土地和国有资源价格、失去政策底线的税费优惠以及地方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如环保、节能和劳工权益保障)缺失的姑息。

我们姑且认为,正如很多欠发达地区党政领导所表示的,沭阳县发动全民招商的理由在于发展太慢。要追赶发达地区,就必须“超常规”、“跨越式”。但是,无数前车之鉴表明,以牺牲土地、环境和劳工权益为代价的“发展”,仅仅注重经济数量而对经济质量视而不见的“发展”,政府算不上赢家,当地群众也无法从中得到福祉。

当地党委、政府把全部官员的帽子押上去招商,肯定出于某种焦虑。但可以肯定地说,这种焦虑并不是出于发展的焦虑,而是政绩的焦虑。其隐秘的逻辑在于,招商引资带来的眼前效应是不断攀升的GDP指标和发展速度,这种速度很容易制造政绩上的轰动效应,从而为地方官员的晋升搭就阶梯。后遗症也罢,烂摊子也罢,那是继任者的事情,干我何事?

招商引资成为头等大事,是政府职能严重错位的表现。这是无须赘言的常识。地方党政领导动用一切政治资源为招商引资开路,算的不是科学发展的经济账,而是个人升迁的“政治账”。官员追求升迁的动机是无可厚非的。但以牺牲土地、资源、环境和经济质量为代价来追求政绩的显赫和个人的仕途,对于践行科学发展观而言,很可能是南辕北辙,愈行愈远。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