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故里之争热潮下需冷思考
www.fjnet.cn?2010-05-25 16:19? 曾金?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炎帝故里之争关涉四省五地(湖北随州、陕西宝鸡、山西高平,以及湖南株洲炎陵县和会同县),各地围绕炎帝故里的经济营销,从生态文化、生态宜居到低碳环保、循环经济,投资总额更是突破百亿大关。(5月25日《中国经济周刊》)

故里之争,频现公众眼帘,逐渐演变成一道浮躁的创效益时代的独特“风景线”。故里之争再起风声,炎帝故里成为各省市势在必得的“香饽饽”。相比不久前的西门庆故里、李白故里、大小乔等文化名人的故里之争,这次炎帝之争可谓花大手笔,“重金”争抢故里“正牌”之称。然而,永无止尽的“烧钱”搞建设争抢名人故里背后的文化博弈,群众心里都懂:争的不是名人故里,而是其“经济名片”的多重效益。然而,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不禁哑语:我们祖宗的故里究竟属于何方?

文化博弈不应停滞于其“名牌作用”,更需上升为文化寻根。寻根之旅曾经被各地纷纷以各式各类的“拜祖大典”企图以此上位,独得炎帝故里头衔,但却未曾停止“内部纷争”。四省五地此番“大动干戈”,其文化博弈不可小觑。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是“文化经济”的新景象,文化名片是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砝码。从这点出发,文化名人故里之争应该首先以尊重传统文化的完整性再进行相关建设,而非漫无目的的“孜孜不倦”埋头搞“花架子”形象工程。

反过来说,对名人故里之争无需太多苛责。本次炎帝故里之争被冠以“共赢争夺战”,意即一场“光荣之战”。主因在于其背后的工程建设和经济支撑,“成功”标准基于三点:一、是否切实推动本地的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二、文化遗产保护是否得当;三、是否有出色的文化旅游创意。细心查看,标准齐全且确实有效于改善当地民众的生活环境,为经济建设注入新鲜血液,也是另一种的“民生工程”。要真正达到双赢,更需要争夺各方“以民生为重”,比赛争衔第二。

利益纠葛终究缠绕在传统名人的故里之上,难免有“千钧一发”之“博弈心态”。经济发展模式多样化的今天,自我营销方式亦是花样多多,但切勿忘记民众对此的意见和建议,不做“拍脑子”决定。故里之争不能缺少对传统文化的沦陷与丧失,更不能“滥竽充数”炒作自我,否则最终只会“偷鸡不成蚀把米”。

故里之争隐喻的文化博弈值得我们深思,打好文化名牌之前的冷静思考是故里之争热流中的镇定剂。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