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高考加分项由14变200呼唤“裸考制度”
www.fjnet.cn?2010-04-27 08:45? 马静?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我国将逐步规范和清理高考加分项目,这在正在修改中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有所体现。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教育部的加分规定只有14种,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却有近200种的加分规定,而有些省市自定的加分规定有违国家政策。(4月26日《法制晚报》)

每年高考前后,都能出现大量因高考加分而造假的新闻。前几日,西南某省中学生锦标赛上,竟然出现了中学生游泳成绩被造假到超过奥运冠军罗雪娟的水平的真实案例。毋须讳言的说,教育加分的魅力有多大,出现搞笑新闻的几率究竟有多大。这样的语境之下,社会上取消一切高考加分原则、回归裸体公平考试的呼声是越来越高。

具体到新闻中来,教育部明明规定了14种加分项目,到了各地方,却被升级到了近200种。公众难免不想问个为什么——其实道理很简单,时下的教育加分权力被行政把握,有加分便有利益,有权力便有一颗寻租的心,两下又剑合璧,人为的织造出一些加分政策与谎言,也就不足为怪了。

诚然,现在的教育是提倡平等的,用文雅一点的词叫做“教育公平”。套用那句用滥了的名言就是,“最大的平等并不是财产或者政治上的平等,而是机会的平等。实现机会的平等既不靠革命,也不靠选举,而是依靠教育。”(前美国总统杰弗逊语)可是,平等这事存在在权力社会中,就永远像个奢侈品。再套用《动物庄园》里的名话就是,“所有动物一律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

于是,貌似公平的素质加分体制成了教育界中最不公现象的溯源,貌似不公平的考试体制却成了人人向往的“次优选择”。可是,教育部对于取消高考加分的规定,总是羞羞答答、欲说还休,说什么“逐步规范和清理高考加分项目”,试问一句,难道取消个高考加分政策就那么难吗

应该说,每个孩子参加高考的机会只有一次,高考加分利益集团享受加分政策的机会也只有一次。按这种道理来说,即便取消高考加分政策会遭到一部分人的反对,也不至于常年遭到这部分人的抗议。像山东省这样率先取消了所有的高考加分项、彻底实行裸考的省份,也没有听说什么汹涌的民意,相反,社会各界的好评之语却如潮般涌来。

教育部要做的是取消所有的不公平因素甚至是潜在的因素,还每个高考考生一个彻底公平的竞争舞台。公众想听想听到斩钉截铁的“取消”二字,而不是什么“逐步”“规范”之类的官腔太极。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