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着的“汉奸”抓到就完事了吗?
www.fjnet.cn?2009-07-27? ?来源:东南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喝母亲的奶,岂能伤害母亲?? 2009-07-18

  世界经济活动日益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而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并不能取代各国经济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和差异性,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竞争也是不可避免的。但竞争需要在正常国际规则下进行,决不能通过非法套取别国情报而获益。 >>>详细

  中国成境外间谍冒险园? 2009-07-17

  在众多观察人士看来,力拓间谍案只是揭开了外国公司在华间谍行为的冰山一角。7月15日,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梅新育博士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类似力拓窃密案的情况在我国相当多,窃取对象包括我们的战略性先进制造业的机密,也包括一般性产业的机密,以及我们传统手工业的技术机密。 >>>详细

  力拓间谍案反映出啥深层问题? 2009-07-17

  力拓为什么能够这样大面积地、长时间地窃取中国钢铁行业如此多的机密?换言之,中国钢企为什么又有这么多“内鬼”向力拓提供商业情报?这仅仅是一桩个案,还是众多案件中的一个?此案的背后,又反映了中国经济安全怎样的现实? >>>详细

  企业“捉汉奸”更要自我保护? 2009-07-16

  在日本人的观念里,做生意的本质就是利用信息不对称,但我们中国的情况恰恰相反——面对垄断型的铁矿石巨头,中方的信息显得过于公开化,记者就能了解到很多协议签署情况、库存水平及需求量等信息。而且中国对什么是秘密也没有一个标准,很多时候大家就是不自觉地将信息透露出去了。 >>>详细

  中国经济信息安全危在旦夕? 2009-07-16

  1998年,冶金工业部,许多掌握核心资料的官员进入力拓等企业,被委以重任,每次谈判,这些对中国钢铁行业了如指掌的人士充当了信息搜集马前卒的重任,他们获得的百万美元高薪,让中国企业付出了上百倍的代价。不仅如此,包括证监会、银行、政府财经部门的一些官员退休后即被国外企业高薪礼聘,既提供行业咨询,又可以充当高级公关,在人情大于法律的市场中常常无往而不胜。 以为信息无价,利用权利之便将所知信息收益个人化,是国企高管与政府官员透露商业资料的根本原因。 >>>详细

  地方政府应该警惕矿业发展中短期化倾向 2009-07-15

  一直以来,受我国GDP政绩考核机制和财税机制影响,部分地方政府行为倾向于短期化,尤其是在矿业等资源性行业发展过程中,这种短期化倾向更为明显,有些地方政府为追求短期利益,践踏“游戏规则”,破坏市场秩序,利用掌握的权力为己谋私。 >>>详细

  力拓“间谍门事件”警示国家经济安全漏洞? 2009-07-15

  铁矿石谈判的屡屡败北以及铁矿石巨头在中国肆无忌惮的寻租和刺探情报行为,根子在扭曲的利益链条和体制。国有大型钢企的谈判和进口特权,民企的歧视待遇,政府权力在铁矿石谈判中的无处不在,给国际三大巨头巨大的可乘之机。不改变这种扭曲的现状,即使通过世贸规则力逼力拓就范,长久看,也不会从根本上扭转铁矿石谈判中的不利局面。 >>>详细

  力拓间谍门背后的商业贿赂必须严查! 2009-07-14

  在众多钢企高管因涉嫌商业犯罪被拘或被带走调查后,回头看看那些远谈不上令人满意的谈判结果,就会明白所谓“体现了双方维护传统定价机制的诚意”、“未出乎意料”、“双方都可接受的友好协商”,是多么具有讽刺意味。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详细

  力拓“间谍门”显示外资超国民待遇不再可靠 ??2009-07-13

  以往很多外资企业有形或无形的“超国民待遇”,今后在中国将不再受到欢迎。曾几何时,在中国各地招商引资过程之中,一些外资企业通过各种手段获得了政策许可范围以外的种种“优惠”。在一些地方的中外商业谈判和“合作”之中,外资常常获得让人无法理解的超额收益,中方则往往吃亏买单,前不久爆出的“山西价值百亿煤矿以2亿元贱卖给美国公司”就是一例。 >>>详细

  体制之弊造就 “力拓间谍门” ? 2009-07-13

  改革开放,企业与国外合作的机会多了,但因为人治为先,为公与为私往往被“边缘”得让人难以分清。历史上,被钉在耻辱柱上的,都是政治汉奸。对经济汉奸,社会公众既缺少足够的警惕,也存在着不少糊涂认识。经济汉奸只有发财的快感,而没有过街老鼠般的耻辱感,步其后尘者又怎么会少?? >>>详细

  力拓版《潜伏》折射商业潜规则? 2009-07-13

  让钢企高管成为内线和潜伏者,力拓仅仅是贿赂收买,再加上极具中国特色的“组织观光”和“女歌手沟通感情”,钢企高管们便纷纷中弹下马。而这些伎俩,与其说是由力拓首创,毋宁说本就是在中国普遍盛行的商业公关潜规则。 >>>详细

  力拓“间谍门”亟须拉直三个问号? 2009-07-13

  力拓窃密案发展到今天,不能简单地说是一个“间谍门”事件。它涉及国家经济安全机密、涉外商业贿赂以及铁矿石交易的乱象。我们应跳出“间谍门”事件,直面亟待解决的三个问题:我国的铁矿石贸易何去何从?国家经济机密如何保证不再被轻易窃取?外企向中国企业行贿问题怎样破解?? >>>详细

(责编:李艳)


  • 相关新闻
福建日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福建日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属福建日报网所有,任何未经本网协议授权的非新闻性质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违者本网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建日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建日报网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