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寒假作业里有没有陷阱?
www.fjnet.cn?2009-01-23? ?来源:东南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答一答这道“邮递员送信”题 记者 张鹏飞 摄

  现在的小孩子很幸福,但很辛苦。洋装名牌和牛奶面包一应俱全,写不完的作业和不断加重的书包也是事实。当然,既矛盾又无奈的还有家长。很多人一边抱怨孩子学习压力太大,一边却或多或少地“参与”到孩子的学习里。诸如辅导作业,陪孩子参加“奥班”,给孩子报名参加“特长培训班”……等等事宜不辞劳苦,惟恐落后。

  是啊,虽然晓得有些项目不是正式的学习内容,但是,人家的孩子都争着学那些了。自家的孩子不学能行吗?更何况如今好点的学校招生有哪一家不是想着法子考些书本之外的难题、偏题呢?不学就有可能失去接受更好的教育的机会,不学那些不行啊。除非,要不学大家都不要让孩子学。唉!父母之心,由此可见。

  不过,家长们为孩子的学习着急上火固然可以理解,但是除却应对升学是必须之外,是不是也适当考虑一下孩子的休息和娱乐时间?毕竟孩子肩头的重量已经不轻了,何苦还要把他们整得在周末都不得安生?更何况,说的好听一点,眼下林林种种的打着所谓“强化、提高、兴趣”旗号的是补充辅导,说的难听一点,其实就是紧盯着家长钱包的绑架孩子们的“教育强盗”。与真正的绑架不同,这帮家伙虽然不带暴力和血腥,但他们却不乏陷阱和圈套。他们知道原本有些玩意儿就是故弄玄虚害人不浅的东西,但是他们却能把这些堂而皇之地与孩子们的“未来”拉扯到一起,而且事关“升学”和“成材”。大家不是都想进重点学校吗?不是都想比别人更有特长吗?来,快来就是了。当然,花花绿绿的广告,还有名头响亮的特级教师、学生状元等等必不可少。事实上,一旦孩子进来了,考得上是你进步了,考不上了是正常现象。咋?不满意,那就接着学吧。

  仔细探究这些“教育强盗”的成因,某些所谓的重点学校和知名教师首先应当被追究责任。不是吗?不妨看看他们背后的瓜葛,或者查查他们的收益分配情况就该一清二楚了。从愈演愈烈的各种课外学习班让孩子不堪重负的程度来看,我很是怀疑某些学校的招生制度,还有某些考试题目是不是在与校园之外的某些机构做某种交易?或者说是呼应配合?

  至少目前来说,“教育强盗”们的生意兴隆与一些学校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密不可分的。这也是丝毫不冤枉哪个的说法。有例为证。19日,吉林一小学生数学寒假作业上的一道题,难倒了全家人。12位网友参与了解答,都没有给出答案。另有131位读者发来了答案,126位答案不准确,另5位认为无解。(1月22日,新文化报)显然,这也是一道值得怀疑是放错了地方的数学难题。

  什么人会把题目放错?出错的动机是什么?与不理解一些学校热衷于逢招必考奥数或者奥语一样,我同样很诧异把能难倒成人的题目搁在小学生的寒假作业里。然而,疑惑归疑惑,但问题确实出现了,我们该当如何?假如不是有人故意出错的话,我们尽可以放过孩子一马,不求答案。否则,家长们还非得为孩子再用心良苦一番不可了。(靖普)

(责编:刘宝琴)


  • 相关新闻
福建日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福建日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属福建日报网所有,任何未经本网协议授权的非新闻性质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违者本网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建日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建日报网联系,谢谢!